旧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4章 待客之道,开封府胥吏,旧山,看书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辽,永州,广平淀

时隔多日,卫仲铭再度见到了辽国皇帝耶律洪基。

起初卫仲铭仅仅是以书信的形式向耶律洪基简单报告了西夏可能与宋结盟的事儿,耶律洪基收到信之后极其重视,立刻宣召卫仲铭来见。

此时的耶律洪基并不在上京临潢府中,也不在大辽帝国其他的四京之中,而是在永州境内广平淀。

契丹人建立大辽帝国后,一直在试图用保持游猎的习惯让子孙不至于耽于享乐,于是就形成了“四季捺钵”制度。

所谓“四季捺钵”,是指辽国皇帝一年四季外出游猎,朝官随行。所谓捺钵,是契丹语音译而来,本意是指行帐,这里所指为皇帝临时居所,也就是用帐篷组建而成的皇宫。

四季捺钵的传统辽国一直都保持,但最初四季捺钵的地点按照每个皇帝的意愿选择。直到耶律洪基的父亲辽圣宗耶律隆绪登基之后,四季捺钵的地点才逐渐固定下来。

春捺钵之地选择在长春州的鱼儿泺(又名鸭子河泺)、或鸳鸯泺;夏捺钵之地选择在永安山或炭山;秋捺钵定在在庆州诸山;冬捺钵定在永州广平淀。

后来女真人建立的金朝继承了契丹人四季捺钵的传统,彼时因为金国占据中原,所以四季捺钵之地也向中原扩展。

原本帐篷搭建的行宫,也被女真人换成了真正雕栏画栋的宫殿。不过时至今日,当时金国皇帝的几处行宫早已不在人间,考古工作者只在偶然间发现过当年的地基。

更晚些的满清皇帝木兰秋狝,也许只是四季捺钵的一个简化版本。

书归正传。

辽国虽有五京,但那通常只是宰相以下官员处理政务民务的地方,朝廷重臣基本还是随着皇帝四季捺钵。像上次卫仲铭能在上京临潢府见到皇帝,几率并不大。

卫仲铭星夜奔驰,赶到永州广平淀面圣。刚一赶到,辽主耶律洪基就将他唤入帐中奏对。

帐中的耶律洪基显然对于此事比较重视,已然屏退左右,只有他们君臣二人,见他进来耶律洪基问道:“爱卿确定那人是李谅祚吗?”

“回禀陛下,臣有七成把握!那个少年与李谅祚年岁相仿,髡发,自称六郎。且其腰间佩剑是李元昊在世之时收在西夏宫中的宝物,臣实在想不出还有谁家少年能得到。”

说到这里,卫仲铭抬眼看了耶律洪基的脸色,见到皇帝面无表情,卫仲铭忐忑的继续说道:“那少年在京中与人闲谈之时,自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修仙小说相关阅读More+

大宋第一极品小少爷

白翼.CS